2016年8月12日 星期五

針鋒向內

◎達摩祖師云:「須知有為法指你的玄關,曰:『直指你的老家』這是要靠你去領悟的。蓋人之心時刻外放,針鋒向外,只論他人是非,不知自己迷痴;指你的玄關乃是要你「針鋒向內」,時刻迴光返照,二六時中檢討你的「自心玄關」,是否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地?有則改之,無則加勉,久而久之,自然養成「超人」的品格,正氣參天,道貫天地,斯時就是你成道的時候了。若你還是痴迷不悟,片德不立,甚至敗德亂道,則縱使再點上十次、百次,敲破了你的腦袋還是枉然,迷人一個而已。故佛有曰:『當頭棒喝』『拈花微笑』之啟示。故「得道」只是「得到」而已,並非成功,得道形式只需二十分鐘,但得到時是已成功了嗎?得道只是告訴你,讓你「知道」,若你不去行,做如何成道呢?

2016年8月11日 星期四

唐太宗 李世民求道結緣訓

號外!!恭賀唐太宗終於求道了    悟見轉載

文成帝君元武真人 李世民結緣白話訓: 印證明師一指超生了死。

元德化世振金聲 李代桃僵換舊人
武略文韜江山定 世路崎嶇我重整
真王帝道公天下 民心歸附願稱臣
人人安居並樂業 至德感召肺腑深

        吾 乃
文成帝君 元武真人 李世民也 奉了
母旨 進入佛門 隱身早參
皇母座 再問賢士否安然?

賢士免禮!請坐!觀眾賢儀表堂堂,眉宇之間閃閃發光,不比我世民差矣!在此先向賢士感謝,三曹普度,勇駕慈舟,我方上岸。

今日吾得一指,超生了死,不同於往日,賢士是否懷疑?(不會)世民早已作古,望賢士今日有幸來此,既來之則安之,靜心聽講,吾方能開啟你們本來智慧。

先略略介紹生平,想必賢士對我並不陌生,吾為唐太宗,治績卓越,史稱「貞觀之治」,我僥倖也以德政,拔擢為氣天之神。

隋朝之時,煬帝多暴虐,當時百姓難以安居樂業,每每隋煬帝為了逞己之利,征收民夫,連夜趕製龍舟,使得百姓泡在水中,身體發爛生蛆,死在水中。

吾觀之於心不忍,雖吾李氏乃隋煬帝之親戚,但是為了百姓著想,天命加諸,當時民間流傳一些民謠―「桃李子有天下,楊氏滅,李氏興。」煬帝嫉吾父,恐要加害於我慈父,我父智慧過人,假病推拖,暫收賄賂,假裝沈迷酒色。

直至世民十六歲之時,初露角頭,為隋煬帝立下軍功。十八歲從軍之後,雀鼠谷之役使我聲名大噪,因為煬帝暴虐,四處豪傑英雄皆想起而代之,我父亦有雄心,故身上有三乳,異於常人,天命加之。

在吾四歲之時,有一個書生相士,自願替我父親看相,說吾父乃貴人之相,必生貴子,父把我召出來,書生斷言:世民「龍鳳之姿,天日之表,其年幾冠,必能濟世安民」。

父遂替我取名世民,我廣交豪傑,心中暗有打算,因為我心中胸懷大志,希聖希賢,男兒堂堂七尺軀,若不能成大業,枉費一生,所以結交許多好友,成我霸業,立我唐朝數百年之基。

說來並非我一人之能,因為我有許多好朋友,他們推我為主,忠心於我,而我更是處心積慮與他們來結交,今日辜且不談太多,只是談談人生道理何在。

因為世民一生兢兢業業,朝乾夕惕,只為百姓得以立業安身,每每在臨朝之時,不敢妄出言語,恐怕一言既出,傷害黎民百姓,每每都三思。流傳後世有許多我的傳說,但是我最記得,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,賢士猜得到嗎?(魏徵)正是!

我有三寶,「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,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,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」,人不能沒有老師,子曰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」王陽明夫子亦曾說過:「責善,朋友之道也。」賢士能察納雅言嗎?

昔日魏徵諍諫於我,敢冒逆鱗死罪,因為世民並非修養功夫很好,也有脾氣毛病,何況貴為九五之尊,是真天子,還有人敢批評我、違背我,使我非常憤怒不平,幸而我有賢后―長孫皇后,助我一生。

所以夫妻之道,善婦令夫貴,惡婦令夫賤。我妻乃是賢德之人,一日退朝之時,我氣呼呼要殺魏徵,但是皇后明理,穿了禮服與我行跪拜禮,並給我道喜,我奇異她的言行,因我在氣頭上,也不知何來之喜,但是我妻告訴我,我有賢臣、忠臣,乃是輔國、治國之棟樑,所以她要恭喜我,我聽罷不但為之氣消,更感謝我賢后相助。

賢士聽完這段有沒有什麼感想?往往人與人之間,有了紛爭、有了誤解,若是第三者不能加以點破,火上加油,是不是害了別人?也害了自己。

魏徵之所以能諫,也是因為我有肚量接納,雖然我非常的懼怕他,但是我仍然保持清醒。我不得不承認在生之時,我希望別人稱頌,我希望自己是史冊留名的明君,我更希望自己可比堯舜,因為堯舜有大德。

昔日堯帝曾說:「朕躬有罪,無以萬方,萬方有罪,罪在朕躬。」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我作皇帝的有過錯,不是百姓的過錯,是我無德政,不能感化人民,如果人民有過錯,做錯事情不是他們願意,而是我沒有盡心的教導好他們,所以錯必在朕躬,我盡力學習希望自己做個有道明君。

道在青陽期時,道在明君,而如非帝王不能得道,難得究竟一指。紅陽期時,道在師儒,所以若非師儒之輩,亦難得證正理心法。

而如今白陽三期,道降火宅,三界亦是火宅,三界包括廣泛,六道是那六道?天、人、地獄、畜生、餓鬼、阿修羅,這六道。

我在哪裏?在氣界之時,我在天道;而如今我已不在六道之中,此乃拜三曹普度之賜。

天道乃是氣天神,人道就是人曹―世間的芸芸眾生,再來呢?(阿修羅道)魔子、魔孫,在此之時亦可翻身、你們相信嗎?(相信)仙佛常說:佛魔同體,真心是你們的佛性;魔心是我們的血性,是否?所以阿修羅道亦有機會翻身。

日後你們若有機緣,或許可以與他們結緣。再下者:地獄道,地府有十殿,卻有十八層,有多少眾生呢?賢士看不見,但是這好比異次元的空間,不會相遇;人與鬼殊途,但必須同歸,今日正是時機到了,所以才有三曹普度。

再下者呢?(餓鬼道)為何會淪入餓鬼道?在生之時貪圖享受、為非作歹、藐視佛經、毀僧謗佛,這有多大的罪過,所以才會墜入餓鬼道,永受饑餓之苦,有饑餓之火燃燒,身發惡臭。

賢士若是想看,到醫院去看癌症的病人,若是他們食道、咽喉有癌細胞,他不但難過,他就好比在地獄之中,賢士不要以為地獄無形,事實就在你們週遭。

古人說:「病時方知身是苦;健時多為別人忙。」意思是說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,才會迴光返照,才會看破自己的身體,而身體好的時候,卻都又為別人而忙碌。

人就是因為沒有看見、自己沒有遇到,所以不能體會。生和死其實都在每一個人身上,他「騎」在你的身上你會怕嗎?從你出生開始,你就一目一日走向死亡,一步一步走向墳墓,死的人並非是老人,而是命該終之人。

世間有許多的人,因為七情六慾不斷,三心四相未掃,所以不能安住菩薩的境界。試想一個凡夫讓他住在理天,不喝酒、不吃肉、不淫欲、不算命、不賺錢,他受得了嗎?他一定會一直往下面看,賢士你們應當了解,我在三寸氣斷之時,奄奄一息,我又捨不得我大好江山,我放不下我的子孫,賢士想必也是如此。

想當初我雖研究佛法,但我畢竟未得一指,而心憂國憂民。在氣界當中修煉,得知三曹普度,還有知曉罡風末劫,心中才萬般焦急,否則我躊躇志滿,猶以為自己修養功夫到家,是一代完人。

再下者畜生道,是不是到處都有?畜生和人差多少,人是不是統稱為動物?那畜生是不是統稱為動物?差別在那裏?(差別在人為萬物之靈)你們為何比畜生珍貴?賢士我可以告訴你們,你們為何可以得人身?

能得人身之者守五戒、遵五常,若是五戒、五常沒有做到,那就淪為畜生,甚至於卵生、溼生、化生,賢士是否慶幸自己根基好?

累世既然曾經修行,而且也曾行善佈施,而曾經守五戒,好好做人,所以今日得生人身,坐在此處是不是呢?畜生道非常可憐,因為牠一條魂在地府受刑,日日渾沌昧了真靈,所以豬會吃餿水、土狗會吃糞,這都是迫於無奈。

賢士可知這五濁紅塵,在仙佛看來猶如糞坑,賢士你們若是掉進糞坑,讓你起來沐浴更衣,要你再下去你願意嗎?(不願意)賢士你們想想,你們住在糞坑裏而不自知啊!世民所言是真,賢士好好體會。

有人喝醉酒,吐了滿身滿地,你就嫌他臭;仙佛看你們又有何差別?賢士啊!可有想過,你們住在這裏還在貪圖享受,不知道可以返本還源,豈不悲哀?

更何況現今之時,仙佛打幫助道,所以才可以看見仙佛臨壇,到處還有鸞堂顯化著書,讓世間人都知曉有地獄天堂,不是大幸嗎?

賢士聽到此處有沒有心得?(有)想必你們一定想過,你們自己處在五濁塵世非常害怕。

我們的如如本性好比日月之光,仙佛的靈體也好比那光芒,雖然照在廁所、臭水溝上面,但是光芒不會被污染,是不是?(是)而日月之光照在水上,也不會因此而比較乾淨。

賢士的真如之性,猶如投在糞坑的光芒,因為受到七情六慾的污染,被烏雲遮蔽,所以不能見天日。今日你們修道,若是不能改掉脾氣毛病,還是沒有辦法回歸理天。

賢士插花、種花,是不是要怡情養性?(是)但是你們看到花的花開、花落,你們有想到自己嗎?這一盆花能維持多久?生命又能維持多久?賢士是否三思呢?而且修道不是只修名相,什麼是名相?掛著修道人的名,住在佛堂當中,這樣就叫修道人嗎?

那掛著修道人的名,清口茹素,這樣就叫修道人嗎?那賢士告訴我,什麼叫做修道人?修道修心是不是?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心!但是那顆心不分老少,人皆有之。你們的心要控制好,如果沒有控制好,你們的心會讓你們做出遺憾之事,兄弟閱於牆、骨肉反目成仇。

有沒有聽過玄武門之變?世民一共有四兄弟,兄長名建成,我乃居第二,三弟叫玄霸,幼弟叫元吉,因我有戰功,兄長乃太子也,我則為秦王,玄霸早死,元吉乃齊王。

世民功高震主,父親每每在我跟前:「要立我作太子」,但我並非嫡傳,因為兄長與幼弟與我不和。賢士也知曉,世間名利最迷人,男兒膝下有黃金,大家都想貴為九五之尊,但世民不諱言,我之功德大過他們。

元吉好酒色,所以有心妒我之功,兄長建成又因恐怕帝位被我所奪,所以暗中結為同黨、同謀,曾經派過刺客暗殺我,也曾用毒酒害我,但我乃真天子,吐血數升,幾乎亡命。

我之幕僚不忍心,但要我為國家而活、要為百姓爭一時,故策動玄武門事變。非是世民心中不慈,事發當日,我喚兄長還有四弟,元吉因為心虛,轉身便射我一箭,一連三發,而我一箭中我兄長。

兄弟閱於牆,此乃痛心疾首之事。
若是發生在賢士身上,你們互相殺死對方,你們有何感想?有沒有聽過一句俗語?「兄弟如手足,妻妾如衣服」,手足斷了不能再連;衣服破了可以再補。
大丈夫何患無妻?兄弟一去不回,又讓我想起實在悲哀。

今日我亦奉勸賢士,古時男耕女織,今日時代變遷不同於往日,男女關係十分複雜,綱常倫理不復,如今歐風美雨,有多少的青少年不願意讀古書,棄孔孟之聖道!賢士是否明白?

今日小家庭一門一戶,不相往來,而你有困難之時,你還要找你的兄弟嗎?賢士是否明瞭?

你們乃是先天 皇母所生,而今人吃人、獸吃獸, 老母看在眼中何嘗不悲哀?你們有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嗎?水、火、風、土四大假合,你們的身體由這四樣東西組成,如果這四大歸還,那你們又在何處?

如果你的肉爛了、氣斷了、也沒有水份、也沒有溫度,所有的頭髮、指甲、腦漿、骨髓溶於大地,那你們的心在哪裏?你們就好像一個泥巴捏成的人,只是你們比他多了一點靈性罷了,你們死後終將歸回大地。怎能不善用此身?

世民平生素愛佛法。唐朝三藏取經,歷時非常的久,但是艱辛萬般,只為改變人們的思想,希望由修小乘成為大乘,改變一些錯誤的翻譯。

我一生造過累累,手中的寶劍斬殺豈止千人?我在征戰時,在沙場中,幾乎度過一生,像我罪孽滿身之者,猶得登堂入室;賢士看看自己的家人、親朋好友他們有我的罪孽嗎?是否應該渡他們上岸了?(是)

我在生之時,崇拜佛法、也非常勝崇信道教。因為我希望百姓在安居樂業之餘,還有一些精神信仰,當時我便知曉,大乘的菩薩戒有四個:

一、不損人利己。
二、不吝財惜法。
三、不自讚毀他。(讚美自己而毀謗他人)
四、不嗔心加害(不以自己的嗔恨心加害別人)

賢士是否很容易犯錯呢?常言:愛之欲其生;惡之欲其死。賢士是否也有此心態呢?當時我雖貴為君王,但對不順從我之人,我不想留下來,危害我唐朝基業,危害我後世子孫。但因我之行為偏差,所以三子一弟皆遭人貶殺。

武則天,聽過嗎?(聽過)實非他人,天命加諸,坤道應運也。史稱「貞觀之治」,我有賢相:房玄齡、杜如晦。「房謀杜斷」聽過嗎?(聽過)一人不能成大事,而需事事與人商量,一人之見不能以為準繩,所以才會有缺失,如果人多就會減少缺失。

我唐朝基業,乃拜忠臣所賜,非我一力所為,文有文臣,武有武將―秦瓊、程咬金、劉仁軌、尉遲敬德、長孫無忌…等都是我的功臣。我把他們的畫像畫在凌煙閣上,希望我的後世子孫不要忘記。

賢士這點做得到嗎?賢士可能只希望別人幫助我,而我卻不能幫助別人,因為有人認為:現在是人吃人的社會,還是少管閒事為妙。

你看看:在路邊,有人車禍病倒,大家爭相走避或者圍觀,沒有人有動惻隱慈悲,護衛恐怕被反咬一口。賢士是否抱此心態?賢士必須明白,世人之心幾乎如此,俗不可耐!賢士是俗人嗎?

以前我日花萬金,結交朋友,只要有才有德、有長處,我都延攬在我手下,作為打天下的資本。

今日三曹普度之時,三千弟子打前鋒,賢士你們是其中之一嗎?你們有才有德嗎?還是你隨便來這裏看看?
聽聽道理、看看仙佛說些什麼?仙佛是仙佛、你是你,我走了之後,你們在畢班之後回到家,你面對的還是你自己;只有你自己能改變自己是否?(是)

我雖然說得很多,但是佛法乃在恭敬中求,你不能恭敬他,你沒有誠意;仙佛的慈悲,就算是法雨灑下,也好像荷葉上的露珠,滾了下來,對你絲毫無益。那賢士們想想看:你們要接受嗎?(願意)不要仙佛看得多,你們就懈怠了,如果來到這裹,枉費仙佛的法雨滋潤,那你不僅浪費時間,對你身心何益?賢士想想看:為自己還是為別人?

我一個人對眾人,仙佛之心有如明鏡,只要你在我面前,皆一一現形,所以你們自當自愛,不要起心動念,這樣懂否?虛心求教方有益,我雖非完人,但我遍歷世事看透人生,從生老病死開始,都已經過,遍歷滄桑,你們不能體會。

昔日我為求道之事,還必須跪在屏山,淚流滿面、叩頭如搗蒜,我帝王的尊嚴在哪裹呢?我只不過是微渺、一個不足為人所稱道的氣天神。你們就好比地上的沙,三界的微塵一般!有什麼可以珍貴的呢?是不是?珍貴的是你的靈性,珍貴的是你們自己的本體,其他的你們沒有什麼好爭的。

象曰:「君子施祿及下」。什麼意思呢?為君子者必須有德,要以德感人,要讓其他的人得到幸福。什麼是祿呢?每一個人都求-福、祿、壽,但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找得到。

今日修道之人,若願學君子,自當施祿於天下。一個有修之人,可以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。世民以此為惕勵,只有自己誠意、正心,才能感化別人。當日我若無賢德,我又豈有賢臣?賢士是否願意為君子施祿於天下,讓百姓安居樂業,看見人人幸福美滿,是否?(是)

你們既然知曉,你們應該如何選擇朋友?益者三友:友直、友諒、友多聞,那損者三友:友便辟、友善柔、友便佞。是何意也?是不是能夠直指你的過失、幫助你的人,對我們有益處的人,才是需要結交的好朋友呢?我結交的朋友有四路、有八方。

「秀才不出門,能知天下事」,朋友猶如耳目,又猶如我們最好的朋友,時時提醒你自己不要犯錯、不要造過。而損者三友就是拍你馬屁、說好話,不但優柔寡斷,而且使你在道德上不能有更深的研究,這些都不是好朋友。

但是如今社會風氣轉變,多是酒肉朋友是否呢?(是)賢士捫心自問,在你週遭的朋友又有多少人是正直者?你們自己要先正直,才能吸引正直的朋友,這樣明白嗎?(明白)

修道之人要自己立標杆模範,若是有所不為,功德不能成就。凡事不能執相,賢士必須看破,「緣聚則生,緣散則滅」這兩句好比賢士的一生,你與親朋好友、父母,緣聚則生為一家人,緣散分開了則滅,各個都歸為四大是否?

看你們有心來此,我非常高興,因為有緣方得共聚一堂。今日你我應該不分彼此,我不輕視你,只是希望你們更加上進。有沒有聽過朱一貴?有沒有聽過黎元洪?他們皆在等待求道,再前者秋瑾、黃興,再前者還有求道歸天的―林則徐這麼多的偉人、英雄!

是不是都死了?你如今還看得到他們嗎?你與他們相比又如何?是不是又微不足道?你們中華民國的國父―孫先生,他乃理天之仙佛,他曾經說過:「佛法足以輔助科學的不足」。他乃是信基督之人,是個醫生。

人體非常的奧妙,但是它會生病、會腐壞。有沒有聽過試管嬰兒?(有)賢士知道他怎麼產生的嗎?是不是人工授精,但是只能選擇提供精子的人,而卻不能選擇最優秀的精子。
所以人出生之奧妙在上天的控制當中,科學家、醫學家能製造一個完人嗎?這是沒有辦法的。

你們可想知曉為何有這紅塵、濁世?你們皆乃稟父精母血所生,而人有愛慾,所以生生不息,子孫得以繁衍,看破它就知曉,愛乃是最大之執著,但是愛的昇華就是慈悲,你們的愛不能只限於一個人,也不能限於一家人這樣懂嗎?

我們不但要愛這個社會,還要愛你們的國家,要愛世界的眾生,這才是佛祖的慈悲。佛祖誕生在不同的地方為的是普渡眾生,你們今天在這裏坐著聽課,卻來自不同的四面八方,你們為什麼而誕生呢?是因為父母的愛慾而誕生嗎?還是你們自己的執著?

是不是你們自己的執著?(是)因緣聚―你們的出生,等到你們的緣散,你們也將死亡,你們要惜緣、要好好的珍惜。今天你不懂得珍惜自己,而想自殺、自毀、自暴自棄、浪費光陰、不真修實煉、不好好懺悔,那等到因緣散時,你不就一無所有了嗎?是不是?(是)

始終都不能掌握自己的人,怎麼成功?始終都不能控制自己的人,又怎麼能克己?只有克己復禮方能歸仁,這樣懂否?

你們不能藐視別人,以為自己修得久,功德大,功德在剎那之間,因為功德在自性法身當中,而不是在修福。你誦經有多大的功德?問題在於你的出發心,如果你為眾生而誦經,你有莫大的功德;如果你為功德而誦經,那你一點功德都沒有,這樣懂否?(懂)

修道不求有為法,但求無為心,如果不能無為,著相佈施,終會為自己而考倒。老子曾經說過「良賈深藏若虛」,真正的有錢人,他不要炫耀,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,

不像有些人,因為有地位所以要有形式、要有排場,把錢花在外表,其實外表富麗堂皇,但是裏面卻是空空如也,甚而常常調頭寸,那又何必呢?

修道之人不打誑語「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」。因為一個有德之者,絕對不會趾高氣昂,而好像一個傻瓜一般,處處願吃虧處處給人方便,你們給人方便嗎?你們是要給自己方便、還是給別人方便?(別人方便)事事要求自己,不要要求別人,修道是為修心、是要修自己、不是修別人,別人有過錯我們要容忍,這樣懂嗎?(懂)

所謂尊前導後,你尊敬前面的人,自然上行下效,希望你們能夠內君子而外小人,這個內有結交的意思,這個外有排斥的意思;你們自己自性要光明,做個君子,而排斥小人、自己不要行小人所為;這樣懂嗎?(懂)

孟夫子曾說:「體有大小、有貴賤;勿以小害大,勿以賤害貴,養其小者為小人;養其大者為大人」,這個大跟小是什麼意思,大乃是真我;小乃是假我。賤乃是假我;貴乃是真我。你們會不會因為自己的血心而使自己靈光迷昧嗎?四書、五經暗藏天機,賢士可曾用心體會?希望你們不要受文字之障,爭奪所謂的天命;天命人生而有之,只有風行草偃的德,才是真正的德,而不是霸道。

世民一生作為,只知至公無私,取之於民用之於民,今日道場雖然混亂,但你們該慶幸,可以追隨有德前輩、有一個立足之地,是否前輩沒有嫌棄你,待你們猶如母親一般,你們要好好修持自己,往後還有更多氣天之神,得道回天,像我世民一樣,可以下來結緣,希望各位賢士拋磚引玉,你們如果修道要做個真修者,方不辜負天恩師德的浩大。

我生前重視尊師重道,如今也是如此,因沒有日月合明,我豈有今日?今日行如風,可以騰雲駕霧,不像以前在馬上奔馳,旅途勞頓,如今沒有肉身反覺逍遙自在。賢士不知能否體會?三界十方任我遨遊,今日大概說到此處,耽誤賢士不少時間,雖然我有千言萬語,希望以後有緣能再見面。

老母為何封我為元武真人,而又加封文成帝君?因為我有愿助三曹,元武真人乃是我百日修煉所受封,文成帝君則是因我發下誓願―世世生生普渡眾生,我也願像古佛菩薩,眾生未渡盡誓不成佛。自思往日造過累累,以我一個罪人,猶得回到理天,自恃僥倖,所以我願助你們。

氣天神求道本來不易,所以我非常的感恩,往後希望賢士自己發心,我也願意聞聲感應,希望你們能夠好好修為,同我一般也有菩薩愿、也有慈悲心,感謝大德前人、感謝明君相助,他猶如三界一盞明燈,我遵從著他的光,走出迷途。

希望你們不要忘記自己的引保師,再者我要感謝我的三師,雖然你們不能了解我的心,但是我卻知曉你們的意,你們不要妄想,妄想是空,只有腳踏實地才是真。

有了點傳師的名、有了前人的名、有了壇主的名,你還要真修實煉,因為這只是一個名!還不是功德這樣懂嗎?道場沒有名利,希望你們看穿,你們應當發大志向,點傳師者乃是要替眾生擔過,頂劫救世,你們應該如此想。

法師供養我法身,我應當供養法師的色身,這樣道場、修道人,才能好好的共存,是不是?並不是每個都是清修者,並非每個都是尼姑和尚,所以有人供養你法身,你們應當知恩圖報,在他困難之時,供養他的色身,這樣會想嗎?前輩者受你們的供養,你們是否心甘情願?有嗎?

賢士是否一時想不通?這是互相的利益,今日你們普度三曹原人,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,好比此理:你有難時他可以救你,你有需要幫助之時,他會幫你解圍,希望你們多積陰德,不要只修福報,福報終有一日會盡,功德卻是難求,等你們自性圓滿之時,你們功德具足,只要你們盡心修持,你們就是仙佛,這樣懂嗎?

最後一席話,僅盡於此,希望賢士能夠慎思、慎思,不要迷了自己,也害了別人,就此要辭叩 
母駕。

雖然依依不捨,但希望來日有機能再結緣,賢士要更加發心,我們理天再見

2016年8月4日 星期四

奉天承運

濟公活佛老師慈悲~《修行道上的導航》

有句話說「修道可以改變命運」所以就想一定要修道
.因為修道可以改變命運.有了修道這條路.人生一定可以更美好.如果修道,就可以事事順利,徒兒啊!你們是不是這樣想呢?

唉!徒兒忽略了重要的一點,話只聽前不聽後.修道是可以改變命運.沒錯!但是修道要先改變心境,心境改了,命運才跟著改啊!修行的功夫,在於二六時中隱微動念之際。

你們平常所辦的一切道務.都是行外功;但是,在別人都不知道、沒看到,唯有你知、天知的時候.你依然表現出光明坦蕩的行為,那才叫做修行。修行的障礙,來自於「不平、不靜」的念頭,前面的路就長了荊棘。

既然環境是人造成的,當然障礙也是自己的心所設限出來的。 真道有真考,真道真人修.真道要有根器的人才修得起.而不是湊湊熱鬧、行行福報、結結善緣已。

常言道:「千日一變」是不是?現在的時機是「一日千變」!
在這個一日千變的時代.徒兒要有應對的智慧,對不對?更何況在這末後是「一日萬變」徒兒是不是更要有一日萬變的智慧呢?

你沒有這一日萬變的智慧,如何面對得了,更如何去迎接這瞬息萬變的挑戰啊?徒兒的每一個念頭,都是千鈞一髮,明不明白?因眾生的業力是你們無法想像的,既然擔了這道業,你就要接受.你就要承擔起來,更要屹立不搖,全力以赴啊!

不是只有道心堅固而已,徒兒如果沒有一個「全力以赴」的心,恐怕你修行的路很難走得完全。因為今天我們辦的是三曹大事,不像外面辦的慈善事業;咱們是奉天承運,所辦的是「老天的事」,那老天的事人間辦,徒兒們榮不榮幸?殊勝不殊勝啊?在這麼殊勝的因緣下,徒兒們是不是要更自重自愛呢?你自個兒都不自重、不自愛了,你的德性如何培養?是不是?





活佛老師慈訓:

◎天眼明察秋毫,連潛意識都洞察入微,不漏絲毫,望世人起心動念都要秉持真理,久久自然心清。

◎舉頭三尺有神明,那個「神明」就是天地之間判斷因果、報應、善惡的一個準則,也就是上面有個天秤,它會把你們的觀念、念頭集合起來,再輸送出去,這就是天地之間十分奧妙的事情。

◎天律森嚴,秋毫必察,在天上你們每一個人都有一本賬簿,,上面很清清楚楚記錄著你們所作的點點滴滴,並且絕對不會有絲毫的偏差,半點的遺漏。

◎你們師兄院長隨時監察詳細,你們日常生活動靜,佛堂言談論語,那一樣那一句,你們師兄莫不是硃砂筆記。

◎仙佛是無所不在的,你們的一舉一動,監班院長記得清清楚楚。『舉頭三尺有神明』所以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,尤其是別人看不到的地方更要注意,這就是慎獨的功夫。

◎你們在外面的動作際遇,為師我都知道的。

平等

活佛恩師:

要常想道場怎麼樣才能進步,道務怎麼樣才會宏展,怎麼樣才能夠把人才帶出來,怎麼樣才能夠普渡更多的眾生。你常常想,上天就會給你靈感,就會給你妙智慧。想明白了,你就照著去做,自然就有好的成績出來。

點傳師、壇主、講師要認清楚一點,修辦道你只是比一般道親,立更多的愿,更願意犧牲自己,沒有比一般道親地位高,權勢大。修辦道人人平等,都是一母之子、一師之徒,彼此之間只有尊重,分工合作,沒有指使,沒有命令。

所以當點傳師、當壇主,當講師,要更謙虛,更充實自己,把眾生領導好,把人家成全帶到天堂,那你就成功了。

經過明師一指,好比瞎子要醫生治療,徒兒迷昧要找明師指點明路,而徒兒現在雖然有求道,可是還要仙佛時常臨壇來指點,你們是睜眼說夢話,自性正眼明明已經把你點開了,卻睜眼不知修,沒有求道就更慘了!好比瞎子還需要醫治成眼明,迷徒更需要明師一指點,千聖萬佛唯傳此心,一心相通,法法皆通,這叫做「萬教歸宗」。宗教是引眾生入善門修善,而見性回天還要修道,皈依教門只是一個墊腳石,讓你能夠踏上更高的大道之階梯。

好話會感染,壞話會污染心靈,希望每個人要調整自己,常常說好話讓人增上緣,你今天能夠當前賢、講師都不是偶然,是你跟為師說好的,所以你不要後悔,希望你也不要半途而廢,希望把這一場戲幕扮演好,那將來才能在白陽的歷史上留下美名,無論你在那個角色,希望你都要盡情演出,讓你修道舞台、人生戲劇都能多采多姿,雖然劇情曲折,但是處處有驚奇,希望我的徒兒將來都能夠在青史上留名,將來美名配聖廟,願你們好好照料自己。

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

活佛師尊慈訓:脫離生死輪迴一定要求道、修道

徒兒們要脫離生死輪迴,一定要求道、修道,自古以來的聖佛都是有得道、修道(修行)才能成為聖佛,因此哪有現代人不用求道、修道就能成為聖佛的?

你們知道至聖先師—孔子嗎?孔子的才學飽滿、智慧高超,也要問禮於老子,得道以後才成為聖佛。釋迦牟尼佛的德性非常的盛大,修行境界非常的高超,也是要得到燃燈古佛的授記才成為佛,而徒兒你們有像至聖先師—孔子一樣有高超的智慧嗎?你們有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有盛大、高深的德性、慈悲和智慧嗎?(沒有)那就要來求道、修道。

在以前,修行佛教的高僧大德們的智慧、修為都非常高超,他們知道聖佛留下來的經典非常的深奧,所以在還沒有真正得道之前,他們不敢隨便解釋聖佛留下來的經典,所以只有唸經、背誦經典來做為修行的方式。

以前大部分的修行人以為唸經就能透徹、覺悟,因此以前的修行人多是參禪打坐、唸經。而高僧大德們在自己還沒有得道的狀況之下,而且在那個時候天道也還沒有大開普度,所以再怎麼解釋聖佛留下來的經典,都解釋不出聖佛真正的意思。

白陽期天道應運,天道應運也就是要三曹大開普度,所以白陽期的天道弟子、辦道人員是沒有多餘的時間研讀很多的經典,而且白陽期的天道弟子、辦道人員也不像紅陽期的修行人有較多的時間可以閉關參禪打坐,或是參禪悟道。今天你們得受天命明師一悟道。

今天你們得受天命明師一指點,就是已經參到禪、悟到道了。

白陽期的天道弟子、辦道人員有很多的道務、聖事要去辦理,有很多的眾生要去渡化,所以沒有多餘的時間讀那麼多的經典,因此上天 皇母娘 非常的慈悲,將五教的經典教義濃縮起來,奠立「一貫佛規禮節制度」,讓所有的天道弟子、辦道人員來遵循。

換言之,也就是將《可蘭經》、《聖經》、三藏十二部經典、四書五經,還有《道德經》、《清靜經》……所有五教的經典教義之菁華濃縮起來,成為「一貫佛規禮節制度」。上天將五教的道理一貫起來,你們要把教義化為行動來行功立德、了愿、行修辦道、參辦天事聖業。

徒兒們,你們現在來修道,同時也研修了五教的經典菁華,你們也都是五教聖人的弟子,而且是直屬的弟子,這樣徒兒們修道很豐富,很多寶藏都讓你們得到了,那你們得到的寶藏跟世間的鑽石比起來如何?

你們得到「道」的寶藏是可以超生了死,世間的鑽石還要算克拉的,是有限的、也無實質意義的。而道的寶藏讓你們得到了,得來全不費功夫,所以你要珍惜、知足。

你們都是受苦受難而來《意指個人在世間所受的苦難及靈性歷經六道輪迴的苦難》,所以你們來行修辦道是最大的福分。而且你們持齋茹素,身心靈清淨又乾淨,是最接近上天、上帝的。你們很有福氣、有福分,所以要知足、要感恩、多布施。

【知行合一】活佛恩師慈悲:

◎道心是很脆弱的,你要時時刻刻保護好,所以要多回佛堂聽道理,理路才會清晰;多回來幫辦,你才會越做越有感覺。如果你只是偶爾回來一次,這樣感觸就不深,這樣你就很容易從新道親變成不見的道親喔!

◎人都有一張嘴,講好的話就是道理,可是要講道理,我們一定要先多看書、多聽,才會知道如何成全人。所以,有些人知識學問比較好,比較會渡人,可以靠這方面來行功了愿;但有些人就不太會講道理了,講得結結巴巴的,所以他就要靠「行」來行功了愿。

好比說你煮得一手好菜,現在要開法會了,點傳師希望由你來負責廚房,那你們的法會是不是來了?(是)這時候你們就要開始想,要煮什麼讓道親吃,滿腦子都是為眾生想,煮的時候就會很有愛心,煮出來的菜就會特別香,道親吃下去也覺得吃素真的很不錯。

而有些人他很會拖地、掃廁所,因為他也說他不會講課,也不會煮菜、唱善歌,可是他很會掃地、拖地和掃廁所,就去把厠所掃得很乾淨,把地板抹得很乾淨,道親看到佛堂乾乾淨淨的,心中很歡喜,那你也會很歡喜,對不對?(對)

◎來佛堂行功了愿的機會很多,每個人要發揮自己的才華,會講課、講道理的,就趕快用你這張嘴去渡人;不會講道理也沒關係,因為你還會煮菜,不能當主廚,起碼也可以當副手,幫忙切菜。

所以,不管做什麼事,上天都看得好清楚,上天就看你那顆心。你一心只希望眾生來到佛堂,可以開開心心、快快樂樂的,那個時候,徒兒就好像一尊一尊的活菩薩。所以說,要知行合一,才是一個標準的修道人。